為了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美好愿望
【“一帶一路”進行時·共商共建共享】
作者:光明日報記者 張蕾
“這是我第一次參加綠色絲路使者計劃的活動。通過活動,我進一步了解到中國生態文明的理念,感受到中國在推動自身環境質量改善、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所采取的有效行動,這對越南未來相關工作的開展具有參考價值。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綠色絲路使者計劃的活動,在更廣泛、更具體的領域開展更務實的合作?!?月29日,在參加于深圳舉行的中國-東盟應對氣候變化政策與行動研討活動時,越南自然資源與環境部副司長吳俊勇表示。
吳俊勇所提到的綠色絲路使者計劃,起源于我國2011年啟動的中國-東盟綠色使者計劃。該計劃實施后,很快成為我國探索開展南南環境合作、推動區域環保能力建設、促進區域可持續和綠色發展的重要平臺。2016年,為落實國家領導人的倡議,做好綠色“一帶一路”的生態環保支撐,中國-東盟綠色使者計劃正式升級為綠色絲路使者計劃。
誠如其名,升級后的綠色絲路使者計劃不負眾望,通過開展生態環境管理能力建設合作活動、青年先鋒活動、環保技術和產業交流合作及示范等,與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開展了一系列友好交流與務實合作:
2017年5月,《“一帶一路”生態環境保護合作規劃》發布,提出實施6大類25個重點項目——綠色絲路使者計劃正是重點項目之一,旨在加強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環境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才的互動與交流,提升沿線國家的環保意識和環境管理水平;
通過在2017年、2018年舉辦的一系列相關活動,幫助中國環保企業了解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的投資、環境保護政策,搭建起雙方投資與合作的平臺;
作為綠色絲路使者計劃的重要參與者,東盟國家對相關合作活動給予了高度評價和認可。該計劃的主要中方合作機構被列入《東盟環境教育行動計劃2014—2018》重要合作伙伴;
……
2018年6月,漢和控股在泰國成立了全資子公司正岐(泰國)再生資源有限公司,計劃開辦符合泰國相關法律法規要求、達到環保及生產標準要求、自有工業生態鏈的高標準再生資源產業園區。
“通過綠色絲路使者計劃,我們了解到泰國在循環經濟方面的國家政策、地方實踐以及產業需求,也有了對接、交流的渠道。未來,希望能在綠色絲路使者計劃框架下,讓泰國相關部門更多了解中國的生態環保政策、標準及實踐,讓更多類似我們這樣的中國企業能夠落地泰國?!睋h和再生資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展鴻介紹,目前公司已經與泰國CMP綠色科技有限公司展開試探性的園區經營合作,目標是打造一個示范性樣板工業園區。同時,漢和控股正在謀求與東南亞各國政府展開合作探討,希望能夠為這些國家的廢棄物回收建言獻策,共同打造環境友好型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。
自從提出“一帶一路”倡議以來,以將“一帶一路”建設成為綠色、繁榮之路,打造綠色命運共同體為目標,中國在全球環境治理方面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,受到國際社會的熱烈響應。在此背景下,實施綠色絲路使者計劃,共建綠色“一帶一路”,共同實現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,已經成為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社會的共同期望。
一花獨放不是春,百花齊放春滿園。中國希望通過與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開展切實有效的生態環保交流與合作,共同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美好愿望。
在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黨委書記兼副主任周國梅的眼中,綠色使者應該是推動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與中國在綠色文化、綠色理念、綠色價值、綠色政策及標準等方面交流的傳播者,推動沿線國家與中國在生態環保領域開展務實合作的推動者,推動中國與沿線國家共同實現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踐者。談到綠色絲路使者計劃的下一步工作重點,她表示,會繼續發揚和平合作、開放包容、互學互鑒、互利共贏的絲綢之路精神,以能力建設合作為基礎,開展一批培訓交流活動,實施一批環境政策聯合研究項目和產業合作示范項目,培養一批理念先進、視野開闊、知識豐富、業務精通的綠色使者,“將綠色絲路使者計劃打造成為‘一帶一路’生態環保合作領域的旗艦項目,為提升‘一帶一路’生態環保合作能力和水平提供有力支撐,為推動綠色‘一帶一路’建設、實現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作出積極貢獻”。
榮登光明日報報刊頭條,是對我們高質量發展的肯定,代表著傳媒領域對我們的高度認可,也是我們項目影響力的有力證明。我們將珍惜榮譽、鼎力前行,在再生資源的綠色高速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,繼續踐行綠色使命!